藏刊网,职称文章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咨询电话:13161763581

投稿咨询

13161763581

投稿在线咨询

专著咨询

合著&独著&编委

编辑在线咨询

专利咨询

专利申请&转让

编辑在线咨询

软著版权

软著版权

编辑在线咨询

在线沟通

论文&专著&专利

编辑在线咨询

微信聊

微信扫一扫

首页 > 农业论文 > > 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2024-01-14 09:00:00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发展高效农业、追求较高经济效益放到了首要位置。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利用,使土壤造成了较大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土壤农药污染是由不合理施用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等引起的。施于土壤的化学农药,有的化学性质稳定,存留时间长。大量而持续施用农药,使其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成为土壤污染物。农药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挥发、扩散而转入大气、水体和生物中,造成其他环境要素污染,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合理利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尤为关键。

一、 农药污染

(一) 无机农药污染我国使用的无机氯农药主要是六六六和DDT.西方国家尚有环戊二烯类化合物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这些化合物性质稳定,在土壤中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们可随径流进入水,随大气漂移至各地,然后又随雨雪降到地面。无机氯农药应用的品种已经很少。在一些地区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是含汞杀菌剂和含砷农药。含汞杀菌剂如升汞、甘汞等,它们会伤害农作物,因而一般仅用来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

汞制剂一般性质稳定,毒性较大,在土壤和生物体内残留问题严重,在中国、美国、日本、瑞典等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含砷农药为亚砷酸 (砒霜)、亚砷酸钠等亚砷酸类化合物,以及砷酸铅、砷酸钙等砷酸类化合物。

亚砷酸类化合物对植物毒性大,曾被用作毒饵以防止地下害虫。砷酸类化合物曾广泛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但也因防治面窄、药效低等原因,而被有机杀虫剂所取代。

(二) 有机农药污染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达到50~60万吨,其中,约有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每年使用农药的土地面积在2.8亿公顷以上。农药品种有120多种,大多为有机农药。田间施药大部分农药将直接进入土壤;蒸发到大气中的农药及喷洒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也将落入土壤中,污水灌溉和地表径流也是造成农药污染土壤的原因。我国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13.9 kg,比发达国家高约1倍,利用率不足30%,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有机农药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苯氧基链烷酸酯类农药。前两类农药毒性巨大,且有机氯类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对土壤污染较重,有机磷类农药虽然在土壤中容易降解,但由于使用量大,污染也很广泛。后两类农药毒性较小,在土壤中均易降解,对土壤污染不大。

二、 农药污染造成的危害

农药流失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时甚至造成极其危险的后果。农药会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杀伤有益生物,有些情况下会使野生生物和畜禽中毒。农药污染主要是通过生物和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各类食品中农药的残留浓度剧增。

(一)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特性。农药可经人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的健康。

(二)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有时为防治幼虫施用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造成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物死亡。一些农药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的随意丢弃,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水溶性大、吸附性能弱的农药容易随水淋溶进入地下水。施药地区的降雨与灌溉对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施药后不久遇大雨或进行灌溉容易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2、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污染。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包括各农药对与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发育和植物病理相联系的各个方面有关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抑制的或促进的、暂时的或持久的、可逆的或不可逆的等,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农药的化学特性、使用浓度和使用方式,也取决于土壤特性、环境气候和测定微生物的技术。杀虫剂和除草剂的过量使用能够消灭土壤生物或抑制其活动。与除草剂和杀虫剂不同,土壤杀菌剂和熏蒸剂通常以很高的浓度作为抗微生物剂使用,能引起土壤微生物系统平衡的剧烈改变。农药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中酶的活性、营养物质的转化,改变农业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效率和速度,使土地生产力持续下降。

3、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扩散。大气的污染也可能由于某些农药厂排出的废气所造成的。大气流动是农药在环境中传播、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4、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后,不仅防治对象本身吸附大量农药,而且通过渗透进入植物内部,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进而对农产品产生污染,尤其是蔬菜残留农药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三、 农药污染的防治

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须实施持续植保,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一)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生物防治作用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防治等措施。

(二)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害虫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等优点,在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

(四) 推广生物农药、控制农药包装废弃物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和生化农药3种类型。生物农药的主要特点是:高效、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具有专一性;对植物无毒害,保证产品质量;不易产生抗性。由于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特殊,是自然界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或其产物,因而生物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存危害比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小得多。微生物农药由于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杀伤天敌昆虫,选择性较强,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因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虫害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内的残留物,特别是一些除草剂、高毒剧毒杀虫剂残存药液,对周围的农作物及水源造成了污染,使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药害,破坏了水源的生态平衡,致使鱼类、禽类、牛羊等家畜体内的农药残留量增加,从而对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五) 减少农药残留,调整农药施用结构减少农药残留的方法主要有:大力开展综合防治;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及无公害新型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加强农药残留检测等。合理使用农药及农药用量,避免盲目用药。注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禁止高毒低效高残留农药的销售、使用,加大生物农药和新型广谱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使用。加强防治病虫草鼠害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国飞,张治国,孟俊,等。我国大气中有机氯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6)。
[2]史双昕,卢婉云,邵丁丁,等。茶园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的残留状况研究[J].土壤通报,2008(2)。
[3]易爱华,黄启飞,赵娜娜,等。我国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状况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S2)。
[4]高仁君,陈隆智,郑明奇,等。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J].农药学学报,2004(3)。
[5]赵新双。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09(12)。
[6]熊严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7]张霞,史双昕。太湖周边土壤中8种有机氯杀虫剂残留状况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王娜。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J].环境化学,2011(2)。
[9]齐懿鸣,孙久玉,杨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J].生命科学仪器,2011(2)。
[10]张月明,沈跃文,徐浙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0(1)。

综合排序
投稿量
录用量
发行量
教育界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主办:广西出版杂志社

国际:ISSN 1674-9510

国内:CN 45-1376/G4

级别:省级期刊

中国报业

主管:中国报业协会

主办:中国报业协会

国际:ISSN 1671-0029

国内:CN 11-4629/G2

级别:国家级期刊

中国房地产业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部和...

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国际:ISSN 1002-8536

国内:CN 11-5936/F

级别:国家级期刊

建筑与装饰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1009-699X

国内:CN 12-1450/TS

级别:省级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

国际:ISSN 2096-2908

国内:CN 12-1451/N

级别:省级期刊

财经界

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国家信息中心

国际:ISSN 1009-2781

国内:CN 11-4098/F

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在线投稿系统
上传文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文件
18年国内外学术服务,发表国际文献请认准藏刊网官网

资深编辑团队

专业设计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极高

企业信誉保障

对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众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审稿快!出刊快!检索快!

正规刊物承诺

无假刊!无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网提醒您

1.稿件将进入人工审稿阶段,审稿后会有编辑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2.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现象影响您的发表,请勿再投他刊

确定

投稿失败!

藏刊网提醒您

由于网络问题,提交数据出现错误,请返回免费投稿页面重新投稿,谢谢!

确定

藏刊网收录400余种期刊,15年诚信发表服务。

发表职称文章,覆盖教育期刊、医学期刊、经济期刊、管理期刊、文学期刊等主流学术期刊。

投稿电话:13161763581(江编辑)   投稿邮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